首页 关注 > > 正文

四川卧龙:发现并命名5种植物新物种

2023-06-02 11:36:47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记者 余里


(资料图)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日公布最新植物调查成果,四川卧龙科研人员自2020年启动植物多样性监测调查以来,先后发现并命名植物新物种5个:熊猫马先蒿、卧龙无柱兰、卧龙盆距兰、和民盆距兰和卧龙报春花。

马先蒿属新物种——熊猫马先蒿,这是卧龙自然保护区自1963年成立以来,首个由保护区科研人员发现、命名并正式发表的植物新种,是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程跃红和副高级工程师林红强开展的《卧龙保护区马先蒿属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该物种从野外首次被发现到文章发表跨度达3年,仅在高山灌丛草甸区域发现1个居群,有超过1000余株开花个体。熊猫马先蒿植株高10至40厘米,叶片羽状长椭圆形,被柔毛覆盖,花冠紫红色,像一串向下的小喇叭。开花时间约在6月中下旬,可持续至8月下旬,果期是7月至9月底。

图为熊猫马先蒿。(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报春花科植物新种——卧龙报春,2023年1月在线发表于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上,它由程跃红和林红强等人发现并采集到该植物花期标本,经野外观察、形态对比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最终确认为报春花科新物种,因其模式产地在卧龙保护区,故取名为“卧龙报春”。它生长于海拔3400米左右的高山灌丛与草甸交界区域的陡峭岩壁上,花期在5至6月,果期为8至9月,目前仅在卧龙发现1个居群。

图为卧龙报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兰科新物种——卧龙无柱兰,2021年11月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北欧植物学》上,是程跃红和林红强等人在辖区巡护监测过程中发现的,以模式产地“卧龙”命名。该兰科植物生长在海拔2700米左右的陡峭崖壁上,植株高约19至22厘米,花期为7至8月。茎呈紫红色,开白色小花,中心为绿色。目前仅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发现1个居群,约70株成熟个体,参照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标准,卧龙无柱兰被认定为“极度濒危”等级。

图为卧龙无柱兰。(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另外两种兰科新物种——卧龙盆距兰、和民盆距兰先后发现、命名发表,掀起了四川卧龙兰科植物多样性的神秘面纱。山高谷深是四川卧龙最典型的地形地貌特征,这里不到100公里的直线距离内,海拔落差达5000米,发育着呈现垂直带谱分布的阔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寒温性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降水的滋润、树林的庇护和阳光的透射,为众多植物提供了绝佳的生长条件。

图为卧龙盆距兰。(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图为和民盆距兰。(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卧龙给予了我们发现新物种的良好环境,我们也在无数前辈辛苦调查研究和分类成果的基础上,接力开展科学调查。”程跃红说,通过野外调查、标本整理、社区访问等方法,科研人员还对全区野生兰科植物的生存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梳理和编目。最新科考数据显示,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卧龙片区内,仅兰科植物,在短短三年调查期内,与2019年的本底32属74种相比,增加了9属25种。除3个新物种,还有5种四川省新记录种,17种为卧龙新记录种。

关键词:

x 广告

4.2万余名残疾人有了专属辅助器具

市残联辅助器具中心为我提供的这辆轮椅,可以躺可以坐,时间长也不太累。由于交通事故导致高位截瘫,张家口市桥东区重度肢体残疾人边海卧病

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张家口驻防队伍圆满完成任务

近日,在跨省驻防460余天,圆满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等安保任务后,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张家口驻防

张家口宣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全面提升登记服务工作效率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半个小时就办完了,没想到这么方便。近日,在宣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前来办理房屋抵押手续的市民孙淑苗高兴地对记者说

助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张家口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

为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助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今年以来,张家口市人社部门联合工信、民政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

张家口举行坝下片区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近日,张家口举行坝下片区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72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56 7亿元。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6个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